祝希娟:座右铭是“永远向前进”
祝希娟近照光明图片
(资料图)
【人民需要这样的文艺家㉖】
“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蕉风椰影,军旗猎猎,她是那个一身戎装、神情坚毅、昂首阔步于队伍前方的娘子军战士吴琼花。60多年过去,电影《红色娘子军》打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国人,无论何时重温都令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对于吴琼花的扮演者祝希娟来说,这部电影改变了她的人生道路,“永远向前进”更是成为她一生的座右铭。
祝希娟的人生充满了传奇。
1959年,导演谢晋到上海戏剧学院为即将开拍的《琼岛英雄花》(后更名为《红色娘子军》)物色女主角。在后台排练厅,他遇到一对青年男女正在为如何演好角色而大声争论,女学生的一双大眼睛闪烁着怒气和倔强。谢晋内心一阵狂喜,这不正是有一双“火辣辣的大眼睛”的琼花吗?起用这个既无资历又无经验的学生,谢晋顶住压力、几经周折,终于将还在上戏读大三的祝希娟招至麾下。
进剧组的第一件事,实地体验生活。祝希娟来到了当年娘子军战斗过的海南岛琼海县,听娘子军连连长冯增敏讲述中国工农红军这支唯一的女子武装的战斗故事;和当地百姓同吃同住同学习;每天穿草鞋、打绑腿,“枪”不离身;按照娘子军的时间表出操、训练;追寻娘子军的足迹,走遍革命纪念地……一个月后,“脸晒黑了,但心更红了”,琼花这个角色也在祝希娟的脑海中清晰、生动起来。凭借朴实的形象、对人物准确的理解和充满激情的表演,祝希娟把一个敢于冲破旧社会牢笼,自救、自立、自强的女性形象树立了起来,吴琼花成为一代影迷心中的革命英雄和青春偶像。
电影上映后,引发全国轰动,收获无数鲜花和掌声。年仅24岁的祝希娟荣获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颁奖大会上,郭沫若为她手书题词:“出死入生破旧笼,海南岛上皆东风,浇来都是英雄血,一朵琼花分外红。”周恩来总理莅临晚会现场,邀请她跳了第一支舞。那一年,她作为最年轻的一位演员,入选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
毕业分配时,祝希娟并没有趁热打铁进入电影厂,而是选择了另一种“向前进”——留在上海戏剧学院实验话剧团,即后来的上海青年话剧团。祝希娟认为,吴琼花的成功塑造,一定程度是缘于好导演、好剧本,有运气的成分。进入话剧团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在舞台上更好地磨炼演技,打好表演基础。祝希娟追求“性格化”,她深信这才是表演艺术的高峰。正是在话剧团年深月久的打磨,让祝希娟的演技日益精进。20世纪70年代末,一次临时“救场”,成就了她大银幕上的另一部代表作《啊!摇篮》。
年逾不惑,祝希娟还演过几部话剧,都引起巨大反响,如《再见了,巴黎!》,但这时的她开始思考未来的方向:不可能一直在话剧团演青衣花旦、演18岁的姑娘,何况应该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年青一代。
1983年,刚成为经济特区的深圳,人才奇缺,于是实施对外招聘。祝希娟心中一喜——“改行”的时机来了!那时,祝希娟刚随中国电影代表团从意大利归来,她发现电视在意大利欣欣向荣,意识到这是大势所趋,中国的电视也一定大有可为。祝希娟以“琼花”的果敢和勇气,在短短24小时里作出了举家南迁的决定,从电影明星变身为深圳特区电视行业的拓荒者。
祝希娟至今记得初次来到筹建中的深圳电视台的情景:四周一片荒地,遍地芦苇,“风吹草低见水塘”。担任深圳电视台副台长的祝希娟和80多位同事吃着泡面加罐头,开拓全新事业。“党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就学着干。”1984年1月1日,深圳电视台正式诞生,从筹建到开播,仅用了3个月。因为人手不够,祝希娟还在开台晚会上临时客串节目主持人。1989年,祝希娟开始负责台里的电视剧生产。7年里,深圳电视台制作了20余部电视剧,几乎每年一个飞天奖,有一年还拿过飞天奖的三个大奖。“我们这代人就是这样,永远向前进。只要决定做一件事,不管有多大困难,我都要把它做好,这就是‘向前进’对我的鼓励。”祝希娟说。
光阴流转,“吴琼花”英姿依旧,巍然伫立于新中国电影人物画廊,祝希娟则白发如霜,已是一位耄耋老人,然而不变的是初心。
2018年,80岁的祝希娟被授予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身成就奖,再次登上颁奖台。“我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电影演员,是新中国的第一批少先队员,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和教育。”她永远记得,“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是近12万名观众一票一票投出来的,这是观众给予的荣誉,我永远对观众满怀感激之情。”
拍摄《啊!摇篮》后,常有保育院的阿姨请她去谈心,孩子们请她参加营火晚会,不管工作多忙,她总是想方设法应约。在她看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深入人民群众,是一个演员在艺术上不断得到滋养的重要途径。“我不是给予,而是收获。”直到前两年,年过八旬的她还常常下基层慰问演出,“现在大家不放心我下乡,其实我知道自己没问题。”
隔着半个多世纪的时光,祝希娟念念不忘人生路上的几位恩师:赵丹把她带入电影的殿堂,胡伟民让她懂得了什么是表演体系,谢晋使她成为《红色娘子军》的女主角。她叮嘱自己也要像前辈一样,尽力扶持年轻人。
祝希娟笃信,文艺的作用绝不仅是娱乐:“演员的工作是神圣的,我们应该让观众在走出影院或剧场后还会有所思考,而不是吃完爆米花,哈哈一笑,什么都没留下。”
如今,“永远向前进”依然是祝希娟的座右铭。近几年,她接连主演《大雪冬至》《空巢》等影片,并斩获重要奖项。“人生总会有为之奋斗的目标。对于演员来说,就是要不停地演戏,跟上时代的步伐。”她说。
2022年,84岁的祝希娟欣然接受电影《椰林深处的女人》的拍摄邀约,因为又能回一趟海南椰林寨。她拒绝剧组在酒店为她接风,坚持将套房换成标间,放下行李就要求试造型、聊角色,雨中和大家一起实地勘景……那日,当祝希娟化好装,拄着拐,颤颤巍巍地出现在拍摄现场,村支书说:“见到祝老师,就好像见到了我的外婆。”
这就是祝希娟的人生,有时如滔滔江河,飞珠溅玉,有时如涓涓细流,潺湲无声。但不变的是,她始终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一路奔流,一路向前。
【相关链接】
初心不变,信念向前
【短评】
祝希娟常说,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传奇。
很多元素,成就了传奇。首先,是对事业的信念。不在少年成名的鲜花掌声中迷失,是定力;来到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拓荒,是魄力;耄耋之年继续出演影视作品,是耐力……信念好比方向,引领着祝希娟人生的道路。
随后,是对人生的态度。从海南到深圳,从电影演员到话剧演员再到沿海电视业的拓荒者……60多年来,《红色娘子军连歌》深入人心,祝希娟的人生也是“永远向前进”。
成就传奇,需要看重一些东西。“只要我决定做一件事,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都要把它做好,这就是‘向前进’对我的激励。”作为演员,祝希娟看重的永远是演技的磨炼、角色的塑造和观众的口碑。
成就传奇,需要看淡一些东西。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确乎不拔,浩然自守。“人生总会有为之奋斗的目标。对于演员来说,就是要不停地演戏,跟上时代的步伐。”祝希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始终保持着“永远向前进”的轻盈,一往无前奔向远方。
在岁月变迁、初心不变中,传奇熠熠闪光。
(作者:张焱)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董思韵
本文作者:光明网